
深圳已建立跨境电商商品二维码追溯体系
深圳跨境电商平台不断增多,商品种类也日渐繁多,然而近三年来针对此类产品质量进行安全监测的结果却显示,总不合格率接近三成。在今年深圳两会期间,熊永强等13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“关于对深圳自贸区跨境电商平台商品安全进行监控的建议”,引发外界关注。
8月7日,记者从深圳海关(原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)、前海管理局等部门回复代表的建议中获悉,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(深圳)分中心已获批准设立,目前深圳已建立跨境电商商品追溯体系,消费者扫描贴有追溯标签的二维码,可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。
由于政策处在真空期,监管的标准、政策仍在完善过程中,全国范围内的跨境电商商品已出现一些监管问题。“从近两年深圳地区跨境电商质量安全监测情况看,2016-2017年度,对来自面向深圳地区销售的主要22个跨境电商平台和经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备货仓库的451批次各类产品监测结果看,451批样品总不合格率为26.16%。”熊永强说。
跨境电商CCC产品的抽样样品涵盖了16个国家或地区,包括儿童推车、儿童玩具、家用及类似用途设备、信息技术设备等,不合格率为39.25%;工业商品采购自16家跨境电商平台,涵盖19个原产国,共62个品牌,不合格率为7.27%。
化妆品抽样样品则采购自7家主流跨境电商平台,涵盖12个原产国家和地区,全部为护理类化妆品,标签标识不合格率为100%,包括“没有或错误标注保质期或限期使用日期”这种情况。而其他质量安全项目总不合格率为33%,包括“含有我国禁用成分、未允许用作化妆品原料的成分或成分未完全标示”等情况,还有个别样品出现菌落总数超标。
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年,总计向深圳市政府申请了1500万元,专项用于跨境电商商品监测。三年总共监测样品1334批,完成44781项次的监测,检出不合格样品357批,总不合格率为26.76%。“接下来,我们还将继续向深圳市申请财政拨款。目前,我们正综合前三年的监测情况,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细化申请监测经费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。”
针对熊永强关于“按平台所在地来明确管理方式”的建议,深圳海关称,深圳一直在探索建立“放、管、服”一体的、区别于一般贸易的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,实现对跨境电商企业及商品的事前评估、入区申报、区内监管、出区核销、第三方检测、联合执法、事后追溯等闭环监督管理。同时,将追溯体系应用在“保税+实体新零售”新模式上,消费者扫描贴有追溯标签的二维码,即可查询商品的相关信息。原国家质检总局已批准在深圳设立“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(深圳)分中心”,以此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。
立信创源专业为企业提供二维码营销_一物一码_二维码追溯系统_二维码红包_二维码防伪防窜货系统!
文章来源: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